这家藏毯厂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城南新区同安路上,进出的货车显示出企业的繁忙。然而,令人唏嘘的是,这条路上曾有超过10家藏毯企业,经历行业洗牌后,如今只剩下不到六成。
创立于2007年的圣源地毯,享受过政策扶持的红利,经历过行业转型升级带来的风口,也遭遇过产能过剩、金融危机、疫情影响等冲击……其间,企业面临过生死考验,但借着时代发展大势,在行业“风口”期抓住机遇,在企业发展中聚焦主业,在个体成长中承担社会责任,在产能扩张期冷静踩下刹车……稳扎稳打,一路向上。
圣源地毯,产值仅一亿元,但已是地毯细分领域——商用地毯的翘楚。企业创立17年来,产值保持着10%的年均增速,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多个称号,产品销往意大利、英国、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企业创办者,2007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的薛婷,比一般人幸运。父亲白手起家办企业的精神激励着她,在毕业后创业。
这位1984年出生的创业者,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坦诚、干练、有主见、爱思考。
“那时候,正是藏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藏毯作为青海当时重点培育的产业,产销均有政策支持;地方有足够的材料与技术工人资源支撑;欧美市场呈现一片蓝海,国内高端酒店业快速起步,地毯成为豪华舒适酒店的必选项……”
藏毯是世界知名三大地毯之一,在青藏高原已有千年历史,由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藏系绵羊羊毛制作而成,是藏文化艺术与当地地毯手工工艺结合的产物。2006年,加牙藏族织毯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薛婷回忆,创业之初,行业利润率超过100%。那时只要手里有订单,开足马力生产就能赚钱。
藏毯产业“风口”期一直持续到2018年。这期间,产品供不应求,不少客户拿着现金上门加价求购;行业内羊毛收购、清洗、染色等产业链加速补齐;藏毯企业全面扩产,最新款式织机、智能化厂房相继出现……鼎盛时,青海有7家手工毯企业和12家机织毯企业,年出口贸易额最高时逾3700万美元。
总投资超过6亿元的圣源地毯,第一年销售额超过4000万元,第二年便增长20%……那段时间,薛婷忙得像个陀螺旋转不停。
圣源地毯生产车间内,光洁的地面上平铺着一张张机器织出的藏毯,工人沿着纹路剪花,图案瞬时立体起来。
薛婷的幸运是赶上了行业转型升级的“风口”;圣源的幸运,则是薛婷借势风口,但不依靠风口。企业发展中,守住了传统手工艺的根,同时紧跟时代步伐,在不断创新中练就独立飞翔的本事。
创业之初,惊叹于藏毯的历史韵味和精致工艺,薛婷想打造一家手工藏毯生产基地,以藏毯的古色古香和纯手工制作为卖点,走小众精品路线。
这样做投入少、利润高、风险低,但另一方面,传统手工生产模式生产周期长,做出的产品更像礼品而非商品,无法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得益于长期市场调研和敏锐商业嗅觉,薛婷做出决定——购入织机投资建厂,走规模生产的工业化之路。不仅如此,她更是一次性投入2000多万元,购买两台当时国际最先进的织机。
薛婷说,为降低成本,国内企业过去常购买国外老旧便宜的二手织机,编织工艺落后,甚至无法编织线性图案。企业如果想要迅速赢得市场青睐,实现弯道超车,技术工艺必须取得领先。
精湛的手工艺是藏毯名扬海内外的基础。选择机织路线的圣源确定了“机器+人工”的全新生产模式:一张地毯由织机完成七八成后留白,其余部分由手工编织完成。
不仅如此,公司产品小有名气后,一位国外客户慕名上门,并提出使用一种全新配色。但仅有16色的织机如何编织出17种颜色?
经过团队技术攻关和设备改造,第17种颜色成功亮相。但这也让薛婷明白,单纯依靠织机固定配色,企业难以脱颖而出。
2009年,圣源地毯又选择从原材料进行突破,自主修建纺纱厂和染厂,实现原材料从纺纱到染色全链条自给自足。颜色从过去织机配套的16色到现在可织近两万种颜色,极大丰富客户选择。
如今,圣源地毯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客户需要什么样的材质、图案、形状,车间都可按尺寸做出来,最多两周就能发货到户。”公司副总经理李琳说。
创新不止于此。圣源地毯已与清华大学、中南大学、青海大学等知名高校团队建立合作,成立2个以员工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取得50项专利和2项科技成果,研发出具有抗菌、抑菌、阻燃性能且绿色环保的新产品,培养了一支水平领先的藏毯图样设计团队,成为一家集研发、生产、营销、检测于一体的行业领军企业。
2012年,圣源生产线万平方米,扩产到超百万平方米。车间摆满了地毯织机、全自动后整理设备等机器。即使这样,产能还是跟不上需求。
市场上,到处可以感受到狂欢气氛,同行们讨论最多的是引进哪款新织机,新织机接二连三到达港口,银行里多了贷款人的身影……一时间,谁胆子大、速度快,谁就是最后的赢家。
然而,狂欢没有让薛婷感到兴奋,而是害怕。她回忆,一次下班后路过车间,看到往日喧嚣归于平静。她慢下脚步,突然意识到,市场扩张不可能无限,企业规模扩大必须与需求和产业链上下游增量相匹配,否则将面临风口褪去后的风险。
果不其然,不到6年,部分企业花费大价钱进口的织机停止了轰鸣,盲目扩建的厂房贴出招租转让广告……薛婷对此感到后怕,这是她第一次闯过生死关。
在市场快速退潮中,没有绝对的幸运儿。2018年前后,房地产等产业下行产生连锁反应,迅速波及整个绒纺产业,接连不断有企业破产让开始警觉,收紧行业相关贷款。
“这次打击几乎致命,企业也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威胁。”薛婷说,但有一点很幸运,即使在最疯狂时期,企业贷款只有1.2亿元,资产负债率没有超过20%。收紧贷款时,薛婷凭借自有资金挺过难关。
经过这次危机,薛婷更加审慎。如今,企业贷款仅为4000多万元,基本处于维持企业运转所需流动资金的水平。薛婷说,从商业角度看,也许有人认为保守。但她认为,这样的企业才“健康”。
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修订,环保标准大幅提升,加大了未批先建等违法行为的监督处罚力度。
大多数企业面临选择——要么投资增设环保设备,要么关门停产——这并不是一笔小数目,相当于三四台织机的价格。此时,绒纺市场已开始降温,土地使用许可审批难、资金链绷紧几乎是每家企业面临的问题。然而,薛婷没有这方面压力。
染厂投产当年,圣源地毯便提交建设污水处理厂申请。2011年,建设费用超过50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占到公司整体投入近1/10。
“这一次幸运,只是因为做了一家规范经营企业该做的事。”薛婷说,企业存在的意义不止于经营获利,更要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
限产能、降杠杆、守规矩……躲过三次冲击,并不是薛婷有预判未来的本事,只是做了企业人该做的事。
今年9月,薛婷再次回到校园,成为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在读博士,每周频繁往返于北京和西宁。如果说本硕期间就读管理学专业,是为磨炼自己的管理能力。这次选择工业工程,是她为圣源地毯未来实现创新发展迈出的又一步。
“作为制造业企业,不能只有生产,更要有设计。”薛婷说,当下国际分工和国际环境给纺织产业带来考验和挑战,与创业时面临的境遇已完全不同。
早在薛婷重返校园前,圣源地毯便已经上了三年“辅导班”。九游娱乐官网2021年开始,圣源地毯加大对设计领域研发投入,并在集团园区内设立藏毯展示厅,加强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等一批艺术院校合作。
“我们正在开发个性化定制装饰毯系列,可以根据客户装修风格和喜好,搭配相应地毯图案和材质,并且按尺寸定制。”薛婷说,从手工到机织,从规模化到定制化,从“照猫画虎”到原创图案,“一路走来,仿佛一直在登山”。
在圣源地毯生产车间尽头,有一个小房间,展示着一款“礼堂红”高端化纤地毯。
薛婷介绍,这种国产研发的高性能阻燃纱线打破国外对高端阻燃尼龙的垄断,不但阻燃效果好,兼具耐磨、固色、防静电等大型会议展厅的地毯使用需求,曾用于国家级重要会议场地。
“国产方块毯售价60元一平方米,美国的价格则高达600元一平方米,10倍价差。”
薛婷说,当我们还在纠结于色彩时,欧美已研发出具备更高性能的新型地毯原材料——这是企业更难跨越的成长门槛。
对此,薛婷联合中国科学院等高校科研团队合作开展阻燃和抗菌地毯研发,仅数月时间,阻燃地毯技术就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地毯抗菌有效率达99.9%,获得国内外地毯市场高度青睐。
对于企业未来,薛婷表示,自己会坚持聚焦主业,注重培育核心竞争力。随着企业成长,会把新产品研发基地搬进厂区,培养优秀手艺人,继续深挖藏毯背后的文化价值,真正打造一家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现代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