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娱乐法制日报:公共充电桩建设需“增量”与“提质”并进

2025-04-15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公共充电设施的建设与普及成为推动绿色出行的重要支撑。

  然而,作为新兴行业,电动汽车充电站在快速扩张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安装使用不顺畅不合理、公共场所设备管理维护不到位、整体规划欠缺等,不仅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感受,也易形成安全隐患,引发矛盾纠纷。

九游娱乐法制日报:公共充电桩建设需“增量”与“提质”并进(图1)

  家住河北省石家庄市的王女士向《法治日报》记者描述,“提了不到一个月的新车,在公共电动汽车充电站插上充电枪10分钟后,突然‘砰’的一声,车尾的充电桩燃起浓烟,导致车辆受损,无法启动。”当时的经历令王女士至今仍心有余悸。

  随着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普及,国内充电桩行业快速成长。公共充电桩数量井喷的同时,安全事故、市场运营不规范、九游娱乐设施维护不到位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充电桩数量增长带来的不仅是获取新能源的快速与便捷,也有不容忽视的安全问题。

  记者梳理发现,车辆充电过程中发生事故并非个例。2023年2月,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一辆电动汽车在充电过程中突然起火,几分钟内被烧得仅剩车架;2024年11月,贵州省六盘水市一辆电动面包车在充电时起火,火苗引燃了周围的可燃物;2025年2月,四川省成都市一辆新能源汽车在充电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并起火……

  虽然上述事故原因当时没有明确指向充电桩,但相关报告指出,近年来,发生了多起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在进行事故原因调查时发现,充电桩安全问题是主要原因。因此,提高电动汽车充电安全性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充电桩建设起步较晚,受政策利好吸引,许多原来并不从事相关行业的企业也开始生产充电桩,导致充电桩行业鱼龙混杂,不利于行业发展。部分充电桩生产企业为了追逐利益、节约成本而降低生产标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存在假冒伪劣等情况。

  对此,受访专家表示,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充电桩统一开展整改,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从源头减少安全隐患。同时,推动充电桩安全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定期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充电桩运营企业还需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提升安全充电供给能力。

  近日,石家庄市鹿泉区的孙先生家附近新开了一家新能源汽车充电站。他本想趁夜间低谷用电期充电,但“占位费”也就是超时占用费却让他不得不再度精打细算起来。“有些地方会收停车费,前3小时免费,超过后按每小时收费。有的充电桩如果不拔掉充电枪,还会产生占位费。”孙先生说。

  不少新能源汽车车主在尝试使用公共充电桩时,纷纷遭遇了“价格陷阱”。他们发现,某些充电桩仅标示电价,却在充电完成后收取巨额服务费用;有的充电桩则因超时未拔枪离开,被运营方按分钟计算并收取了超时占用费;更有甚者,某些充电桩在电量充满后仍持续计费。

  鹿泉区作为石家庄市的新城区,紧紧围绕“省会后花园”的城市功能定位,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投资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然而,充电站是否安全?收费是否合理透明?运营是否得到规范的监督管理?带着这些问题,2024年10月,鹿泉区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办案团队对辖区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展开走访调查。

  经实地调查发现,鹿泉区电动汽车充电站有近百家,分布在13个乡镇,涉及商场酒店、批发市场、旅游景区等重点场所。其中15个电动汽车充电站存在行政机关管理相对滞后、建设手续不齐全、计量监管缺失、价格不透明、无安全警示标语、未按规定配置灭火器、充电桩周围有易燃物等隐患139个,不仅侵犯了消费者合法权益,还可能使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

  “这些安全隐患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后果不堪设想。”鹿泉区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谷雅丽说。2024年11月,鹿泉区检察院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积极履行监管职责,规范充电站运营方严格依照相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规范运营,消除各类隐患。

  2022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要加强充电桩质量和安全监管,建立健全行业监管体系,落实各方安全责任,严格充电桩建设各环节安全把关。

  “我们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依法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有力推动了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规范管理,服务保障民生。”谷雅丽说。

  为推动检察建议整改落实到位,鹿泉区检察院组织召开区发改委、住建局、市监局等7部门和有关乡镇负责人参加的电动汽车充电站专项治理联席会,与各职能部门就电动汽车充电站的管理职能划分、辖区内充电站现存问题及如何进行有效监管进行了初步研究。此外,该院积极落实府检联动机制,就辖区电动汽车充电站运营中相关政策及制度缺失、行政职能部门权责不明、审批门槛过低、缺乏对充电设施运营企业的有效监管等问题及解决建议,向鹿泉区政府作专项报告。该区政府随即成立全链条专项治理工作专班,联合推进专项治理工作开展。

  截至今年2月,鹿泉区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履职,整改问题充电站53个,全区在用的432台充电桩均已在省计量业务应用平台备案。同时,区发改局会同消防大队、住建局等部门印发《关于做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安全管理的通知》,对全区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道路设置、灭火器设置、消防给水设置等11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近日,鹿泉区检察院邀请区发改局等部门负责人和人大代表等,对电动汽车充电站专项治理进行联合验收。经实地查看,电动汽车充电站有关问题得到及时有效整改,充电站内安全环境明显改善。“鹿泉区检察院能够发现这个新兴领域的问题,协调有关单位联合起来规范管理,保障行业的良性发展,给他们点赞!”鹿泉区人大代表李世喜在参加联合验收后表示。